登山很简单?其实10个人中有9个用错了腿!
攻略
我们为什么要去登山?
英国探险家马洛里回答说
“因为山在那里!”
登山
既可饱览秀色,又可健美身心
对心肺、视力、新陈代谢等都有帮助
但我们兴冲冲去登山,却总是累倒在途中
这是怎么回事呢?
盘点损害健康的登山四大误区
1.不用做规划,衣服随便穿
很多人认为,就只是去家门口的山,很熟悉了,海拔也较低,没有难度,根本不会有问题,于是不做计划就走进山野。殊不知,户外无时无刻都伴随着危险。穿薄底布鞋、松糕鞋等登山,或者走特别硬的青石路,都容易引发足跟痛、足底筋膜炎等病症。
2.行前无需过多准备
有的人登山不带食物和水、不穿登山服装,觉得不到一天就下山,根本不会有问题,但遇到体力不支、低血糖的时候就傻眼了。
3.户外强驴必须登顶
有的人好胜心强,觉得登山要到顶;还有人逞强追求强度和速度!但登山是为了健身,而不是竞争。锻炼都要循序渐进,过分会适得其反。
4.姿势不正确无所谓
不正确的登山姿势、速度、节奏,都会对膝关节造成损害。下山时,膝关节弯曲,要负担全身的重量和向前的冲击力,摩擦和压力更大,经常这样难免出问题。如果提着或背着东西冲下来,对关节的损害更大,就像拿锤子猛砸自己膝盖一样。
要登山,就用正确的方式方法
毕竟,我们都想去更远的地方,看更美的山景
登山需要讲究原则和方法
1.途中休息原则
一般是长短结合,短多长少。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,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,以站着休息为主,调整呼吸。
2.速度要放慢
刚开始徒步可以放缓一点,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,有个适应的过程,5-10分钟后才加快步伐。在行走中,不要边走边笑,打闹嬉戏,更不能大声歌唱。
3.饮水有学问
徒步行走时,每人每天约3升的量,根据天气情况去增减,宁多勿少。喝水要以量少次多为原则,每次喝两三小口为好,太口渴了可以缩短喝水的时间,增多几次喝水次数,一次喝水太多,身体吸收不了浪费宝贵的水源,还增加心脏的负担。
4.负重不要超过体重的1/4
鞋子要合脚,最好选择专业运动鞋、登山鞋,尺码要合适,足底、足尖、足跟局部不要承受过多的压力;衣服要宽松,以运动服和登山服为好。
在这个春夏交织的完美季节中
不仅有美景,还有和煦的阳光
大好时光不去登山岂不浪费
声明:【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。如觉侵权,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,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】